“不用找醫(yī)生,這款益生菌就能搞定”“女生怎么選對私密益生菌?吃1年得出的經驗”“終于可以痛快呼吸了!重磅推薦這款舒鼻益生菌”……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宣稱各類功效的益生菌產品漸漸成為消費新風尚,出現(xiàn)在各種生活場景中。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益生菌產品市場上,不斷出現(xiàn)夸大宣傳、以次充好、菌株信息標注模糊等魚龍混雜的現(xiàn)象,誤導了消費者。
益生菌市場消費火熱
當前,各網絡平臺上關于益生菌產品的宣傳和銷售都很火熱。在某短視頻平臺,輸入“益生菌”后首先彈出的關聯(lián)詞是“益生菌暢銷榜第一名”;在某社交平臺,有關“益生菌”的分享帖已超120萬篇;在某電商平臺2022年“618”購物節(jié)時,僅10分鐘,其益生菌品類成交額就同比增長518%……可見人們對于益生菌產品的關注和需要。
據(jù)了解,益生菌產品功效及消費者期待的功效越發(fā)五花八門,除了腸胃消化健康、提升免疫力,還包括體重管理、美容護膚、改善睡眠、保護情緒等。益生菌的應用場景也逐漸擴大,從乳制品、補劑進一步拓展到零食、護膚品、口腔護理產品等,引起消費者追捧。
基于此,很多企業(yè)積極搶奪益生菌這一市場風口,催生了一批新消費品牌企業(yè)。天眼查App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有3000多家益生菌相關企業(yè),其中45%的企業(yè)成立于5年內。部分益生菌品牌通過創(chuàng)造新概念來吸引消費者,諸如“xx煩惱就選它”“一片頂10杯酸奶”“更適合中國人的益生菌”等。同時他們還給益生菌產品配以時尚感的包裝,以促使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曬圖和“種草”,吸引了一大波流量。
益生菌市場“套路”多 消費者難辨別
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在益生菌消費市場熱潮下,益生菌產品夸大宣傳、以次充好、菌株信息標注模糊等魚龍混雜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套路”重重。
——“花式”夸大宣傳,實則缺乏醫(yī)學依據(jù)。
各大社交平臺上充斥著有關益生菌的分享帖,這些帖子大多使用渲染情感型的“經驗分享”來獲取消費者信任,但實際效果無從得知。在推廣內容的評論區(qū),很多用戶留下“每天一粒,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好的變化”“我已下單”等偏正面的評論,而這些用戶自己的主頁幾乎沒有什么內容。上海一位從事廣告宣發(fā)的工作人員說,這些用戶大概率是品牌買的“水軍”,用來誤導消費者。
很多益生菌產品所宣傳的功效并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jù),在療程設置上也有待商榷。一款針對女性健康的益生菌產品宣稱,“有婦科炎癥的女性每天早晚飯過后各1袋,吃1個月后進入鞏固期,每天1袋連續(xù)鞏固3個月?!币恍┽t(yī)生表示,如此類似處方的使用說明并沒有科學的醫(yī)學依據(jù)。
——以次充好,網絡益生菌代工產品有暴利。
在電商平臺上,很多廠家可以提供各個價位的益生菌產品代工。記者在某電商采購批發(fā)平臺上搜索到很多低價益生菌代工產品,多以“固體飲料/凍干粉”為主,均位于“益生菌產品”榜單前列。這些產品的批發(fā)價大多在10元/盒,一盒20袋左右,批發(fā)量越大價格越低。若有自己的品牌,可選擇貼牌定制。
某益生菌代工廠客服告訴記者,其實平臺上益生菌的成本價格都差不多,“拿貨回去后,售價可以賣到拿貨價的5倍甚至更高,太便宜的話沒人買。”北京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提到,很多批發(fā)商都是從網上代工廠拿貨,只要把包裝做得“高大上”,一盒就可以賣到上百元,消費者很難辨別。
——菌株信息標注模糊,只為給消費者“裝樣子”。
2022年5月,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發(fā)布《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guī)范》,對益生菌食品中的益生菌活菌率進行了分級;2022年6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牽頭制定《食品用益生菌通則》,要求食品用益生菌和含益生菌食品均應標示菌種的中文名稱和菌株號、應標示在保質期內的益生菌活菌數(shù)量等。
但記者在線上平臺和線下藥店中看到,有很多在售的益生菌產品均未按要求明確標注。很多益生菌產品僅羅列菌種而沒有菌株號,還有的產品僅標注出廠時添加的活菌數(shù),或模糊地標注“添加量”“含量”,產品貨架期內的活菌數(shù)量普遍成“謎”。
加強監(jiān)管 加大科普
針對益生菌市場存在的問題,各地市場部門不斷加大監(jiān)管力度。2022年6月,浙江省余杭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對某文化公司在直播中夸大宣傳普通食品益生菌有保健和疾病治療功能的廣告違法行為作出罰沒50.25萬元的行政處罰。上海、四川成都、廣東高州等地也都曾因益生菌產品存在問題對涉事企業(yè)作出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
業(yè)內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市場火熱,很多益生菌菌株在沒有臨床數(shù)據(jù)支撐下,就趁著風口投入市場,導致行業(yè)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功效也難以印證。北京嘉維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說,當前已有的《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guī)范》和《食品用益生菌通則》屬于團體標準,并不具有強制性,需盡快制定國家標準,規(guī)范益生菌市場,提高產品準入門檻。
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建議,要進一步加強監(jiān)管,明晰主體責任。尤其線上平臺,相關部門應加強網售益生菌產品監(jiān)管執(zhí)法跨地域跨部門協(xié)作,提高監(jiān)管實效。同時,社交電商平臺也應對相關分享帖仔細核查,做好“推廣”“合作”等標記。
雖然食用益生菌制品產銷兩旺,但不少生產商和消費者只是“盲從”,缺乏對益生菌的正確認識。山西醫(yī)科大學教授程景明建議,要通過舉辦保健食品科普宣傳活動等舉措做好有效的日??破招麄?#xff0c;提高消費者認知力和辨別力?!跋M者要考慮菌株的特異性和個體的差異性,注意身體本身菌群的平衡,過量服用可能有反作用?!背叹懊髡f。(記者馬曉潔、王怡靜)
新華社太原6月7日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