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義的消費者群體中,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的“消費忠誠”。
去家樂福以及與之類似的超市購物,人們往往習慣加上一個“逛”字。
也是,這類超市的內部空間都足夠大,推個容量也足夠大的購物車,在里面東走走、西轉轉,滿眼花花綠綠的商品,逛起來的感覺往往不會差。
站在商家的角度,無論是理論上還是情感上,當然都不希望“閑逛”的人太多,顧客如果在超市里遛半天,最后只擎了仨瓜倆棗兒揚長而去,甚至還有專門乘涼、取暖心滿意足后空手而歸的,商家當然就很虧,畢竟顧客的這種“行徑”會給商家造成巨大的成本支出。不過,也有一種理論——或曰良好愿望——認為,商家容忍顧客如此做派,也是有收益的,短期而言,會收獲顧客的或有消費、沖動消費,長期而言,也是對消費潛力的深度培養(yǎng),相當于投資未來。
在理論上說得通的道理,在現實中往往也會碰壁,根本原因就是理論構建者很難把所有的“參數”想周全,而“恰巧”遺失的那個“參數”,往往最致命。像這種“深度培養(yǎng)”、“投資未來”的美好愿望,于家樂福們而言,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奢望,沒有現實意義,也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
對此,家樂福們應該是心知肚明的。這類超市讓顧客產生消費粘性,購物環(huán)境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商品的質量和價格,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有競爭力,消費者就有前往購物的動力,沒有競爭力,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消費者不會、也沒必要買賬。從這個角度看,顧客的“閑逛指標”,或者就是一種反向指示,在超市里推著空車閑逛的人越多,超市的前途或許就越不妙。
平心而論,在當下競爭烈度極高的市場中,家樂福們的競爭力表現得日漸無力,無論是商品的質量、價格,還是購物的便利性,很難在市場中贏得足夠穩(wěn)固的位置,加之巨大的“體量成本”的壓迫,一家家地關店就是必然選擇。3月31日,家樂福中關村廣場店——曾經的亞洲旗艦店——結束營業(yè),或許是家樂福們商業(yè)之旅中的一次標志性事件,既是對之前持續(xù)收縮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對未來商業(yè)前途的明確標識——再循著既往路徑走,還能走多遠,恐怕實在不樂觀。
在目前的市場競爭態(tài)勢下,家樂福們還有什么值得拍胸脯夸耀的競爭優(yōu)勢嗎?細想想,恐怕很難有人能脫口而出列舉一二。如果硬要“雞蛋里挑骨頭”的話,大約也只有“一站式購齊”了吧。但這個“賣點”的存在——或者說成立,在目前的市場氛圍下,顯然存在外部條件的制約,即有某種“外力”迫使顧客必須且立即“一站式購齊”(比如臨時出行、居家、聚會需求等),但這顯然是市場中的小概率狀態(tài),對超市的日??沙掷m(xù)經營助力不大。
如果沒有了這個所謂“賣點”的獨力支撐,家樂福們于消費者而言,或許就真的是“有亦可,無亦可”了。其實,家樂福門店規(guī)模的收縮,從2016年就開始“顯山露水”了,據不完全統(tǒng)計,門店數量已經縮減掉三分之一。而家樂福的收縮之路,也不乏同行者,據媒體統(tǒng)計,去年以來,國內關閉的同類超市門店已達百余家。趨勢既已經形成,未來就很難樂觀。
在總結規(guī)模收縮的原因時,這類超市經營者給出的理由倒也比較一致——消費增長放緩、社區(qū)團購低價擴張、疫情反復之類。目光本能地向外審視,也情有可原,如果能“反求諸己”,當然就更好。好在哪里呢?最大的好處是為未來的進步或新生奠定了基礎。家樂福們發(fā)展的目前狀態(tài),顯然是自己沒做好,沒有與時俱進,沒有發(fā)現新趨勢、抓住新契機。
總體而言,在廣義的消費者群體中,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的“消費忠誠”,誰家的商品好、性價比高、賣點鮮明,消費者就會奔誰而去,性情“涼薄”,一點兒不含糊。所謂的“消費忠誠”,實在是懶惰的商家想象出來的幻境。只有跳出這個幻境,才會發(fā)現市場的真實——商戰(zhàn)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據守一種商業(yè)模式,幻想收萬年利,是所有商家的致命bug。
(作者木木,系證券時報記者)
相關稿件